首页
关于我们
新闻中心
行业新闻
员工风采
联系我们
快速导航
行业新闻
公司新闻
员工风采
招聘信息
关于我们
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
官网首页
>
公司新闻
>
公司新闻
凤头、猪肚、豹尾——传统话本如何让人“拍案惊奇”
即便在今日,喜爱听刘兰芳、单田芳、田连元等老演员讲评书的,依然大有人在,以中老年人居多。他们手持录入两用随身听,走到哪里听到哪里,漫步健身两不误。现在的许多网站,都有在线听书频道,可在手机上随时收听。 人们在繁忙之余,听书也是一种快捷的文明娱乐。曩昔的白叟,文明程度不高,乃至是文盲,他们所熟知的文史掌故,多半是听书、看戏记住的,并经过口口相传的方法说给后辈听。记住在乡间时,比如《三国》《聊斋》《封神榜》《说唐》《说岳》《杨家将》等故事,都是从老一辈口中听到的。莫言自述,他的创造源泉也来自听故事。 作为有声阅览,平话、听书这种文明娱乐方法,在宋元以降的坊间较为盛行。陆游描绘的“斜阳古柳赵家庄,负鼓盲翁正作场。死后对错谁管得,满村传闻蔡中郎”,正是这种情形。 凤头、猪肚、豹尾——传统话本怎么让人“拍案惊奇”
叶敬池刊本《醒世恒言》 大约是为生计所迫,前期平话的以瞎子为主。在《红楼梦》中,贾府将请来的平话演员称为“女先儿”,其实便是女人瞎子。到了说唱艺术盛行的时代,走江湖的也好,开堂会的也好,平话的已不再局限于瞎子,并开展成为一门专业的文明款式,逐渐地遍及开来,盛行于贩子坊间、北里瓦肆。 在平话人吟诵演练蓝本基础上,话本小说应运而生。经过几代人的修订和修饰,愈益老练,愈加细腻,并从口头文学中独立出来,成为一种浅显的文学款式。读者熟知的宋元话本小说,首要录入在《京本浅显小说》《清平山堂话本》等选会集。到了明代,冯梦龙撰写的《喻世明言》《警世通言》《醒世恒言》和凌濛初撰写的《初刻拍案惊奇》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盛行开来,合称“三言二拍”,被誉为我国古典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。 “拍案惊奇”的由来,同平话人的道具——醒木(即惊堂木)有关。平话人立于案几之后,一袭青衫,一把纸扇,一壶酽茶,从“话说”开端,到“且听下回分解”告一段落,将故事叙述得绘声绘色,把人物描绘得有鼻子有眼。情节古怪处,将案几一拍,嗓音一提,台下听众精神为之一振,以至于满怀等待,骑虎难下,不由你不来听他下回分解。所谓的“下回分解”,就像“抖包袱”相同,将上回故事的结局做个了断,接下来要讲的则是另一段故事了。 “三言二拍”上承传奇,下启演义,除保存平话技巧所特有的体破例,书面言语浅显易懂,情节描绘波澜起伏,人物刻画栩栩如生,伏笔悬念爱好横生,奇闻逸闻耸人听闻,阅览起来,赋有言语张力和戏曲抵触,也为后来章回小说的昌盛,供给了学习,拓荒了通路。 以“三言二拍”为代表的话本小说,最显着特征是故事性强。什么叫会讲故事?读过“三言二拍”的人当回忆尤深,有些故事还能说出个大约。其叙事方法,纵览之,简言之,总体上离不开起承转合。在讲故事的技巧上,不只颇得“凤头、猪肚、豹尾”的精妙,并且将这三大技巧发挥到极致,令人在阅览的进程中,不得不拍案惊奇。 所谓“凤头”,便是开篇出彩。清代文学家、戏曲家李渔曾说:“开卷之初,当以奇句耀眼,使之一见而惊,不敢弃去。”“三言二拍”的开场白(即入话),有点像戏曲中的定场诗,影视中的片头曲,一般由概括性、指向性较强的诗词引出论题,使之开宗明义,总览全文。有道是:世事纷繁一局棋,输赢不决两争持。顷刻局罢棋收去,究竟谁赢谁是输。 后来,《三国演义》《东周列国志》也征引此例。前者如“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豪。对错成败回头空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青丝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一壶浊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”。后者如“品德三皇五帝,功名夏后商周。英豪五霸闹春秋,秦汉兴亡过手。青史几行名姓,北邙许多荒丘。前人地步后人收,说甚龙争虎斗”。 入话后,先讲个小故事做衬托。这样的叙事方法,相似大戏前的小折子、大戏法前的小戏法,意图在于引人入胜,激起人们持续看下去的爱好,也便是人们常说的“好戏在后头”。有所不同的是,“三言二拍”开篇叙述的小故事,与后边的大故事关联性较强,是大故事的引子和缩影。 所谓“猪肚”,便是主体充分。猪肚子滚瓜溜圆,给人以很饱满的感觉。主体是故事的正文,必须有根、有梢、有枝、有节、有料、有戏。“三言二拍”的主体部分(即正话),不管在篇幅仍是细节上,都远比笔记体小说详尽,比起六朝小说、唐人传奇,要饱满得多。叙事中若有枝节,则用“暂时按下不表”打住,待得说清原委后,再重提早番话头,即“花开两朵,各表一枝”。这在后来的章回小说中,体现得更为显着。章回小说的叙事技巧,也正是在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开展和昌盛起来的。 所谓“豹尾”,便是结束有力。豹尾甩打起来,干脆利落,比方文章结束的体现力要强。“三言二拍”不同于后来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章回小说,前者每个回目主讲一个故事,后者则是将一个故事分为若干章节。尽管如此,在结束的处理上,却都考究力度与悬念,戛然而止,欲说还休,无非是诱使你持续看下去。 话本小说的编制,大致可分为经史、传奇、公案、朴刀、杆棒、神仙、灵怪、妖术、烟粉等,尤以说经论史、志怪传奇、缘由际遇、公案胶葛等体裁居多。在表达方法上,根本运用文言,浅显易懂,生动活泼,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;在叙事技巧上,长于铺陈场景,营建气氛,杰出现场感,特别重视故事性和爱好性;在情节安排上,力求头绪明晰,收放自如,弯曲生动,经过动作与对话的细腻描绘,来体现人物的性情和心思,使之特性明显,形象生动;在思维情感上,尽可能拉近与听众的间隔,经过对错善恶、恩爱情仇的烘托,引发人们的共识。话本小说中那些描绘平民百姓现实生活的故事,充盈着浓郁的人间烟火,读来有血有肉,有情有义。 阅览过“三言二拍”后你会发现,其魅力不只在于会讲故事,还在于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的教化理念。除掉那些因果报应之类的迷信思维外,更多的是富含道理的人生经历。 比方说,“不怕没了有,就怕有了没”,朴素的一句话,却饶有禅意。咱们知道,人来天地间,本来赤条条无一物,是一个从无到有再到无的天然进程。当人们处于“无”的状态下,充溢对“有”的巴望,必然会去努力争夺“有”。争夺的进程是艰苦的,成果却是愉悦的,这也是现在常说的取得感。可当人们一夜之间忽然失去了从前具有的夸姣,则是苦楚的,也是无法的。所以说“不怕没了有,就怕有了没”。 现在的小说越来越浅显了,表达方法也多元化、现代化了。可是,可以捉住人的著作却并不是许多,可谓经典的就更少了。纸质小说的阅览量及改编为影视著作的数量反倒不如网络小说。其间的原因许多,除适应轻阅览的盛行与商业化的卖点外,恐怕也与表达技巧有关,或者说故事性、爱好性相对短缺使然。本文的意思,并非让作家倒退到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的套路中去,而是学习古人讲故事的表达技巧,让现代小说赢得更多的读者和听众。 《光明日报》( 2020年12月11日 16版)
0
更新时间2020-12-17 16:38 【
打印此页
】 【
关闭
】
上一篇:
文物+科技 让革命文物更有“气质”
下一篇:
全媒体时代 艺术创作与评论的张力还有多大